近日,第八屆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推選結果公布,我校申報的“‘四個探索’在鄉村振興征途闖新路、出實招——華東理工大學打造塘子社區鄉村振興示范點”獲評精準幫扶典型項目。這是學校繼2021年獲評教育部首批服務鄉村振興創新試驗項目后,在精準幫扶項目領域取得的新突破。
自2012年與云南尋甸縣結對幫扶以來,學校圍繞尋甸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秉承“尋甸所需,華理所能”,在鄉村振興征途闖新路、出實招,持續深入開展“教育+”精準扶貧,充分調動科技、教育、校友、社會等多方資源,在聚焦基層治理、助力產業興旺、優化人居環境、深耕教育發展等方面用心用情用力,??h攜手書寫了從彩云之南到東海之濱的深厚情誼。11年來,學校認真履行定點幫扶主體責任,始終將定點扶貧尋甸放在重要位置、納入重要日程。先后選派9名掛職干部參與尋甸建設發展;與尋甸縣簽署20余項各領域幫扶協議;投入幫扶資金2700余萬元實施各類幫扶項目。
此次獲評的精準幫扶典型項目,源于學校在尋甸縣塘子街道塘子社區的幫扶實際。塘子社區轄17個自然村,以農業、畜牧業為主,產業結構較為單一,因境內的溫泉而得名。學校結合自身優勢,著力從基層治理、產業發展、人居環境、人才培育等方面開展幫扶,幫助塘子社區于2018年和尋甸一起在全省率先脫貧出列,并持續向著打造尋甸縣第一個“億元村”的目標邁進。
圖片說明:塘子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
學校堅持黨建引領,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依托資環學院黨委、商學院黨委、社會學院黨委、后勤黨委等基層黨組織持續深化黨建結對共建活動;聯合上海市普陀區協調資金21萬元修繕塘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打造具有示范效應的村鎮社工服務點,以社工專業研究生為成員的社工服務團得到了新華社的專題報道。
圖片說明:塘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圖片說明:在塘子社區設立社會工作服務實踐基地
學校助力產業興旺,探索致富增收新渠道。借助校友資源探索巨菌草試種,從初始的200畝發展到超1000畝,輻射4個村,帶動500余戶農戶致富增收;投入并整合幫扶資金349萬元,形成了種養、加工、外銷“一條龍”產業鏈;引入優質文旅企業,按照景村一體化模式打造塘子村溫泉項目。?
圖片說明:塘子社區牧草加工廠
學校注重人居環境,探索綠美鄉村新樣貌。投入幫扶資金260萬元建設由藝術學院專業設計團隊設計的“小花梨樂園”;聯合上海市普陀區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100萬元改造提升村內基礎設施建設;組織800余人開展親子共掃社區活動;建立資環學院“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每年派出生態文明實踐服務團,進一步助力塘子綠美鄉村建設走深走實。?
圖片說明:小花梨樂園
學校深耕教育發展,探索人才強村新力量。組織研究生黨支部和公益社團開展在線“數字賦能”活動,惠及學生超5000人次;促成華理附屬幼兒園與社區完小幼兒園結對共建,助力塘子社區提升教育水平和辦學條件;開展“鄉村美育課堂”,啟動“我和我的塘子”項目,打造“塘子社區文化活動服務中心”,引導村里孩子、老人、鄉賢共同參與到塘子村史撰寫過程中,提高村民社區參與意識。?
圖片說明:村史故事會?
學校在塘子社區的實踐為定點幫扶鄉村振興工作提供“華理樣板”。學校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做好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加強項目示范引領作用,創新幫扶工作方法,把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推向深入。